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221章 直言一疏天下惊(二)

杨博接下说的就是募兵的事情了,募兵是最敏感的事情,因为大明的经制之兵还是卫所兵,对于募兵,大明朝廷一向都是十分谨慎的,因为担心募兵而来的部队兵为将有,最终形成唐末五代藩镇割据的局面,所以大明朝廷一向是对募兵非常谨慎的。

但是现在倭寇猖獗,再不募兵御倭,恐怕大明的东南膏腴之地就要沦为倭寇横行的地狱了。所以杨博作为兵部尚书,自然要提出来,对于江南诸州县的募兵,杨博提出了两种不同的方案。

首先是各州县城市需要要必须得城防力量,按照州县的大小,杨博建议,二百里以上者编兵三百名,二百里以下二百名。招募江南的耆民、沙民、盐徒、矿徒中的骁勇之辈,每兵一名定每月银一两,军粮一石。这些士卒由州县长官统帅,主要的任务就是守卫城池,肃清小股倭寇。

同时,要准允各总兵募兵,当然也不是毫无目的的募兵,首先是在徐、邳等江淮诸州募兵,因为他们离江南近,气候上也好适应,同时由于这里贫瘠,民风彪悍,太祖皇帝就是用的淮泗之兵定鼎天下的,故而此处也算不错的兵源地,而且由于当地贫穷,募兵的费用也低。

其次就是招募浙兵,杨博说道:“之期浙江总兵戚继光曾上疏欲招募浙兵御倭,臣以为戚继光所言,甚为合宜。其疏称:惟兹简戎兵,诘器具,明部伍,肃营阵,教艺有成,而能随其指示发纵者,则一得之愚,殉国之诚也。况十室之邑必有忠信,堂堂全浙岂无材勇?诚得浙士三千,亲行训练,比及三年,足堪御敌,可省客兵岁费数倍矣。臣以为戚继光所言不虚。”

徐阶有些不相信的说道:“戚继光莫非狂言也?三千浙兵,就能横扫倭寇?”

杨博摇摇头说道:“徐阁老多虑了,戚继光诚将才也。去岁上海之战,乃御倭以来之最大捷,斩获之多,使倭寇不敢窥上海也!戚继光之言,下官觉得可以一试。”

嘉靖问道:“戚继光的奏疏现在何处?”

杨博说道:“兵部已将奏疏批呈内阁了。”

嘉靖说道:“取来看看。”

黄锦赶紧和文书房的太监一起去将戚继光的奏疏找到,呈给嘉靖看。嘉靖仔细看了看戚继光的奏疏,他直言现在御倭依靠客兵的混乱现象,同时指出当时的士兵装备不齐,训练不精,因而不堪御敌。他认为如果能够拥有浙江当地骁勇三千人,亲自训练三年, 那么便可以拥有抵御倭寇的力量。

同时戚继光盛赞处州、义乌等处矿徒性纯敢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为您推荐